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118-8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J118-88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

 

  施行日期:1988年11月1日

 

  關于發布《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的通知

 

  計標〔1988〕389號

 

  根據原國家建委(81)建發設字第546號文的要求,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的《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已經有關部門會審?,F批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118-88為國家標準,自1988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規范由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管理。其具體解釋等工作,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發行由中國計劃出版社負責。

 

                                                               國家計劃委員會

 

                                                             1988年3月16日

 

  編制說明

 

  本規范是根據原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81)建發設字第546號文的要求,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歸口組織,具體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的。

 

  在本規范編制過程中,規范編制組對全國20個城市進行了調查與測定,參考了國內外有關的技術規范與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規范初稿經廣泛征求國內有關單位的意見,修改后完成規范送審稿。最后,由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審查,并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審查定稿。

 

  本規范共分六章和三個附錄。其主要內容有總則、總平面防噪設計與住宅、學校、醫院、旅館四類建筑的室內允許噪聲級、隔聲標準與隔聲減噪設計要求。

 

  在本規范施行過程中,希各單位注意積累資料,總結經驗。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交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北京市車公莊大街),以供今后修改時參考。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

 

                                                    1987年12月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為提高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保證室內有良好的聲環境,特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于全國城鎮新建、擴建和改建的住宅、學校、醫院及旅館等四類建筑中主要用房的隔聲減噪設計。

 

  其中,住宅建筑的設計原則也適用于集體宿舍,但集體宿舍的設計標準應較住宅降低一級。

 

  學校建筑的標準適用于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的一般教學用房。

 

  醫院建筑的標準適用于城鎮綜合醫院,??漆t院與其它醫院可采用綜合醫院相應房間的標準。

 

  第1.0.3條 隔聲減噪設計標準等級,應按建筑物實際使用要求確定,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共四個等級。

 

  標準等級的含義如下:

 

 

 

第1.0.4條 本規范允許噪聲級的基本參量,應采用A〔計權〕聲級。各類建筑的允許噪聲級,應為晝間開窗條件下的標準值,且噪聲特性為穩態噪聲。對不同的噪聲特性(包括峰值因素、頻率特性、持續時間和起伏等),應按本規范附錄一的規定,對噪聲測量值進行修正。允許噪聲級的測量,應在影響最嚴重的噪聲源發聲時進行,測量方法應符合附錄二的要求。

 

  注:對使用中不需開窗的建筑,例如有空調的賓館客房,允許噪聲級指關窗情況下的噪聲值。

 

  第1.0.5條 民用建筑隔聲減噪設計除執行本規范的規定外,有關隔聲標準的評價量,應執行國家現行標準《建筑隔聲評價標準》,并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設計標準、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 總平面防噪設計

 

  第2.0.1條 在城市規劃中,從功能區的劃分、交通道路網的分布、綠化與隔離帶的設置、有利地形和建筑物屏蔽的利用,均應符合防噪設計要求。住宅、學校、醫院、旅館等建筑,應遠離機場、鐵路線、編組站、車站、港口、碼頭等建筑。

 

  第2.0.2條 新建小區應盡可能將對噪聲不敏感的建筑物排列在小區外圍臨交通干線上,以形成周邊式的聲屏障。交通干線不應貫穿小區。

 

  注:對噪聲不敏感的建筑物系指本身無防噪要求的建筑物,如商業建筑,以及雖有防噪要求,但外圍護結構有較好的防噪能力的建筑物,如有空調設備的旅館。

 

  第2.0.3條 住宅、學校、醫院、旅館等建筑所在區域內各類有噪聲源的建筑附屬設施(如鍋爐房、水泵房等),其設置位置應避免對建筑物產生噪聲干擾,必要時應作防噪處理。區內不得設置未經有效處理的強噪聲源。

 

  第2.0.4條 在進行建筑設計前,應對環境及建筑物內外的噪聲源作詳細的調查與測定,并對建筑物的防噪間距、朝向選擇及平面布置等應作綜合考慮。在進行上述設計后仍不能達到室內安靜要求時,應采取建筑構造上的防噪措施。

 

  第2.0.5條 條件許可時,宜將噪聲源設置在地下,但不宜毗鄰主體建筑或設在主體建筑下。如不能避免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隔振、隔聲措施。

 

  第2.0.6條 對安靜要求較高的民用建筑,宜設置于本區域主要噪聲源夏季主導風向的上風側。

 

第三章 住宅建筑

 

  第一節 允許噪聲級

 

  第3.1.1條 住宅內臥室、書房與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應符合表3.1.1的規定。

 

 室內允許噪聲級

 

                                                                           表 3.1.1

 

第二節 隔聲標準

 

  第3.2.1條 分戶墻與樓板的空氣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3.2.1的規定。

 

  空氣聲隔聲標準                                                                                      表 3.2.1

 

第3.2.2條 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3.2.2的規定。

 

撞擊聲隔聲標準                                                                    表 3.2.2

 

注:當確有困難時,可允許三級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樓板構造上應預留改善的可能條件。

 

  第三節隔聲減噪設計

 

  第3.3.1條 住宅樓群中的兒童游戲場的位置選擇,應避免對住宅產生噪聲干擾。

 

  第3.3.2條 當住宅沿城市干道布置時,臥室或起居室不應設在臨街的一側。如設計確有困難時,每戶至少應有一主要臥室背向吵鬧的干道。當上述條件也難以滿足時,可利用臨街的公共走廊或陽臺,采取隔聲減噪處理措施。為了減少由門窗傳入的噪聲,外墻的門窗縫必須嚴密,必要時應采用密封條。

 

  第3.3.3條 在住宅平面設計時,應使毗連分戶墻的房間和分戶樓板上下的房間屬于同一類型。

 

  第3.3.4條 廚房、廁所、電梯機房不得設在臥室與起居室的上層,亦不得將電梯與臥室、起居室相鄰布置。當廚房或廁所與臥室、起居室、書房相鄰時,其管道或設備等有可能傳聲的物件,不得設于臥室、書房與起居室一側的墻上,且對于管道等固定于墻上可能引起傳聲的物件,應采取隔振措施。

 

  第3.3.5條 垃圾管道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相鄰。如因條件限制而相鄰布置時,必須對垃圾倒入口采取防止結構聲傳播的處理措施。

 

  第3.3.6條 安靜要求高的住宅其封閉樓梯間或封閉的公共走廊內,宜采取吸聲處理措施。

 

  面臨樓梯間或公共走廊的戶門,其隔聲量不應小于20dB。

 

  第3.3.7條 對于有吊頂的房間,分戶墻必須將吊頂內的空間完全分隔開。

 

  第3.3.8條 鍋爐房、水泵房如設在住宅樓內或與住宅樓毗連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隔聲減噪措施。

 

  第3.3.9條 相鄰兩戶間的排煙、排氣通道及上下水管,應采取防止傳聲的措施。

 

  第3.3.10條 對于大板、大模等整體性較好的結構體系的建筑,在經常產生撞擊、振動的部位,如廚房操作臺、外門、陽臺門、設備管道等處,應采取防止結構聲傳播的措施。

 

  第四章 學校建筑

 

  第一節 允許噪聲級

 

  第4.1.1條 學校建筑中各種教學用房及教學輔助用房的允許噪聲級,應符合表4.1.1的規定。

 

  室內允許噪聲級                                                                                                   表 4.1.1

 

注:①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指語言教室、錄音室、閱覽室等。一般教室指普通教室、史地教室、合班教室、自然教室、音樂教室、琴房、視聽教室、美術教室等。

 

  無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指健身房、舞蹈教室;以操作為主的實驗室,教師辦公及休息室等。

 

 ?、趯τ卩徑刑貏e容易分散學生聽課注意力的干擾噪聲(如演唱)時,表4.1.1中的允許噪聲級應降低5dB。

 

  第二節 隔聲標準

 

  第4.2.1條 不同房間圍護結構的空氣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4.2.1的規定。

 

空氣聲隔聲標準                                                                                                          表 4.2.1

 

 注:產生噪聲的房間系指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以及有產生噪聲與振動的機械設備的房間。

 

  第4.2.2條 不同房間樓板撞擊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4.2.2的規定。

 

  撞擊聲隔聲標準                                                                                                               表 4.2.2

 

      注:①當確有困難時可允許一般教室與教室之間的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樓板構造上應預留改善的可能條件。

 

   ?、诋a生噪聲的房間系指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以及有產生噪聲與振動的機械設備的房間。

 

  第三節 隔聲減噪設計

 

  第4.3.1條 位于交通干道旁的學校建筑,宜將運動場沿干道布置,作為噪聲隔離帶。

 

  產生噪聲的校辦工廠與教學樓間,應設足夠距離的噪聲隔離帶。如教室有門窗面對運動場時,教室外墻至運動場距離不應小于25m。

 

  第4.3.2條 教學樓內如無足夠保證的減噪措施,不得設置發出強烈噪聲和振動的機械設備。

 

  第4.3.3條 教學樓內的封閉走廊、門廳及樓梯間的頂棚,條件許可時宜設置吸聲系數不小于0.50(中頻500~1000Hz)的吸聲材料或在走廊的頂棚和墻裙以上墻面設置吸聲系數不小于0.30的吸聲材料。吸聲材料的選用,應符合防火的要求。

 

  第4.3.4條 各類教室的混響時間,應符合表4.3.4的規定。

 

  各類教室混響時間                                                                                     表 4.3.4

 

 注:表中混響時間值,可允許有0.1s的變動幅度;房間體積可允許有10%的變動幅度。

 

  第4.3.5條 產生噪聲的房間(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如與其它教學用房同設于一教學樓內,應分區布置,并應采取隔聲措施。

 

  第五章 醫院建筑

 

  第一節 允許噪聲級

 

  第5.1.1條 病房、診療室室內允許噪聲級,應符合表5.1.1的規定。

 

  室內允許噪聲級                                                                                                  表 5.1.1

 

 第二節 隔聲標準

 

  第5.2.1條 病房、診療室隔墻、樓板的空氣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5.2.1的規定。

 

  空氣聲隔聲標準                                                                                                             表 5.2.1

 

  注:產生噪聲的房間系指有噪聲或振動設備的房間。

 

第5.2.2條 病房與診療室樓板撞擊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5.2.2的規定。

 

  撞擊聲隔聲標準                                                                                        表 5.2.2

 

注:當確有困難時,可允許病房的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樓板構造上應預留改善的可能條件。

 

  第三節 隔聲減噪設計

 

  第5.3.1條 醫院建筑的總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綜合醫院的總平面布置,應考慮建筑物的隔聲作用。門診樓可沿交通干道布置,但與干道邊的距離應考慮防噪要求。病房樓應設在內院。若病房樓接近交通干道,室內允許噪聲不能達到標準時,病房不應設于臨街一側,否則應利用臨街的陽臺或公共走廊,采取隔聲降噪處理措施。

 

  二、綜合醫院的鍋爐房、水泵房,不宜設在病房大樓內,并應距離病房10m以上。如必須設在病房樓內時,應自成一區,并采取可靠的隔振隔聲措施。

 

  第5.3.2條 穿越病房的管道縫隙,必須密封。病房的觀察窗,宜采用密封窗。

 

  病房樓內的垃圾井道或污物井道不得毗鄰病房,倒入口應采取防止結構聲傳播的措施。

 

  條件許可時,病房樓內走廊的頂棚,應采取吸聲處理措施;頂棚的吸聲系數,可為0.30~0.40。

 

  第5.3.3條 掛號大廳、候藥廳及分科候診廳(室)的頂棚,應采取吸聲處理措施;頂棚的吸聲系數可為0.30~0.40。

 

  第5.3.4條 手術室應選用低噪聲空調設備,必要時應采取降噪措施。

 

  醫療技術部的手術室上部,不宜設置有振動源的機電設備;如設計上難于避免時,應采取隔振措施。

 

  第5.3.5條 聽力測聽室應做全浮筑設計,空調系統應設置消聲器。

 

  聽力測聽室的上部或鄰室,不應設置有振動或強噪聲設備的房間。

 

  第5.3.6條 鍋爐房的鼓風機、引風機及冷卻塔等設備,均應選用低噪聲產品;必要時,應采取降噪措施。

 

  第六章 旅館建筑

 

  第一節 允許噪聲級

 

  第6.1.1條 旅館的允許噪聲級,應符合表6.1.1的規定。

 

  室內允許噪聲級                                                                                                  表 6.1.1

 

  第二節 隔聲標準

 

  第6.2.1條 客房圍護結構空氣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6.2.1的規定。

 

  客房空氣聲隔聲標準                                                                                           表 6.2.1

 

第6.2.2條 客房樓板撞擊聲隔聲標準,應符合表6.2.2的規定。

 

  客房撞擊聲隔聲標準                                                                                          表 6.2.2

 

注:機房在客房上層,而樓板撞擊隔聲達不到要求時,必須對機械設備采取隔振措施。

 

  當確有困難時,可允許客房與客房間樓板三級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樓板構造上應預留改善的可能條件。

 

  第三節 隔聲減噪設計

 

  第6.3.1條 旅館建筑的總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旅館的總平面布置,應根據噪聲狀況進行分區,使產生噪聲或振動的設施(如鼓風機、引風機、水泵、冷卻塔等)遠離客房及其它要求安靜的房間。

 

  二、客房沿交通干道或停車場布置時,應采取防噪措施,如采用密閉窗(用于有空調的旅館);也可利用陽臺或外廊進行隔聲減噪處理。

 

  第6.3.2條 客房及客房樓的隔聲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客房之間的送風和排氣管道,必須采取消聲處理措施,設置相當于毗鄰客房間隔墻隔聲量的消聲裝置。

 

  二、旅館內的樓梯、電梯間,高層旅館的加壓泵、水箱間及其它產生噪聲的房間,不應與需要安靜的客房、會議室、多功能大廳毗鄰,更不應設置在這些房間的上部。如必須設置于上部時,應采取可靠的隔振降噪措施。

 

  三、走廊兩側配置客房時,相對房間的門應盡可能錯開布置。

 

  條件許可時,宜在走廊內采用吸聲處理措施,如地毯或吸聲吊頂。其平均吸聲系數可為0.30~0.40,走廊過長時應設彈簧門分隔。

 

  四、相鄰客房衛生間的隔墻,應砌至上層樓板底,不留縫隙。相鄰客房隔墻上的設備管線、插座等,應采取防止傳聲的措施。

 

  五、客房樓內公共衛生間(廁所、盥洗室),應設有前室。第6.3.3條 中型會議室、多用途大廳,應有混響時間的設計,其體型應考慮聲擴散和避免嚴重的聲學缺陷。

 

  設有活動隔斷的會議室、多用途大廳,其活動隔斷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應低于35dB。

 

  第6.3.4條 旅館建筑中餐廳、鍋爐房、冷卻塔等,不宜設在客房樓內。如必須設在客房樓內時,應自成一區,并應采取隔聲、隔振措施。

 

 附錄一室內允許噪聲級與噪聲測量值的修正以及相應的評價曲線的換算

 

  一、因晝夜時間不同,室內允許噪聲級的修正。

 

  本規范中的允許噪聲級的數值是按白天的要求制訂的,如測量時間與此不符,應按附表1.1進行修正。

 

  因時間不同對允許噪聲級的修正值附                                                                                                             表 1.1

 

注:表中晝夜時間也可按當地人民政府及地區習慣、季節變化而劃定。

 

  二、因噪聲特性不同,對噪聲測量值的修正對于各種不同特性的噪聲測量值,應進行修正。其修正值應符合附表1.2的規定。

 

  因噪聲特性不同對噪聲測量值的修正值附                                                                                                   表 1.2

 

注:聲級隨時間變化較為復雜的噪聲,其允許噪聲級應采用等效〔連續A〕聲級。

 

  等效〔連續A〕聲級的測量,應附合附錄二的要求。

 

  三、噪聲級與相應的噪聲評價曲線的換算

 

  在隔聲設計中有時對噪聲的頻譜有一定的要求,可按下式將測得的噪聲級換算噪聲評價曲線

 

  NR=LA-5(附1.1)

 

  式中NR--噪聲評價曲線;

 

  LA--測得的噪聲級(dB)。

 

  噪聲評價曲線,可按附圖1.1采用;倍頻帶聲壓級數值可按

 

  附表1.3采用。

 

 

 

 附圖1.1 噪聲評價曲線

 

噪聲評價值 NR 的倍頻帶聲壓級 附表1.3

 

 

 

附錄二 允許噪聲級與隔聲測量方法

 

 

一、允許噪聲級測量方法

1.測量設備應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聲級計的電聲性能與測試方法》中規定的2型或性能優于2型的聲級計。也可使用統計分析儀、記錄儀、錄聲機等性能相當的其它聲學測量儀器。

2.測量值為A聲級或等效(連續)聲級。

3.測量時間應于白天或夜間兩不同時間段內,各選擇較不利的時間進行測量。

4.測點應設在房間中央,與各反射面(如墻壁)的距離應大于1.0m,測點高度應為1.2~1.5m。

5.測量方法與數據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除使用過程中無需開窗的房間(如室內有空調)外,測量應在開窗情況下進行。

(2)對于穩態噪聲,用聲級計或其它測量儀器的"慢檔"讀A聲級,觀察5~155s,取指針的中值。

(3)對于間歇性非穩態噪聲,A聲級的測量同穩度噪聲。并記錄下0.5h內噪聲的間歇時間,計算出該噪聲所占的時間比例。

(4)對于聲級隨時間變化較為復雜的噪聲,應測量等效〔連續A〕聲級??稍谝幎ǖ臅r間 T內,每隔3~5s讀一A聲級,連續讀數不應少于200個。整理時將讀得的數據由大至小排列填于數據表中。等效〔連續A〕聲級,可按公式附3.1計算。

 

 

 

式中N- 讀數的個數;

 

 

 

當測得的A聲級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時, 等效〔連續A〕聲級可按近似公式附3.2 計算

 

 

 

注: 等效〔連續A〕聲級測量數據的整理,可參照現行國家標準《城市環境噪聲

測量方法》GB3222-82。

二、隔聲測量方法

隔聲測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隔聲測量規范》進行。 如有困難時,可采用隔聲簡易測量方法。

注:隔聲簡易測量方法可按部標《住宅隔聲標準》中, 附錄B"住宅隔聲測量暫行規定"執行。

 

附錄三 本規范用詞說明

 

一、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對要求嚴格程度的用詞說明如下,以便在執行中區別對待。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作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

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作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

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對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作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宜"或"可";

反面詞采用"不宜"。

二、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的寫法為"應按......執行"或"應符合......要求。"非必須按所指定的標準、規范或其他規定執行的寫法為"可參照......"。

國家標準

其他標準

葡萄视频日本,欧美成片视频免费观看,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2828熟女,三级影片在线观看,奇米中文字幕,日韩免费综合中文字幕,